古人言:“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棄?!?/span>
古往今來,那些年少成名的“神童”、“天才”一類多數成了“傷仲永”,泯然眾人矣。反而是那些懂得隱忍、懂得潛龍勿用的人能夠大器晚成,成就一番功業!
人到中年,身上有這四個特點的人,必然大器晚成,非富即貴!
一、心志要苦
蘇軾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笔郎蠜]有生下來就是成功者的人,即使有驚才絕艷的才華資質,也需要堅忍不拔的意志,更不要說天資平凡的人,更要加倍努力才行。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今日所受之苦,皆是為了明日的甜,莫要在該吃苦的年紀享福,在該享福的年紀只能孤苦!
二、意趣要樂
“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 而今般般皆交付,柴米油鹽醬醋茶。”最可悲之事莫過于此,人生志趣、樂趣皆被現實所擊潰,當時高雅情操,而今庸俗鄙見。莫要讓自己活成曾經最瞧不起的樣子!
一個人,要懂得苦樂交織,有艱苦的奮斗與學習,同樣有和樂的意趣,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方法。
三、氣度要宏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人生,當有如此氣魄,何必在意一時得失興亡。有一家之胸懷,便有一家之成就;有一國之胸懷,便有一國之成就;胸懷放之天下,便能成不朽之功業。
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人,能容多少人,能容多少事,才能獲得多大的成就。大海之所以廣闊,因為它來者不拒,容千湖百川之水,方能成海。
四、言動要謹
古人言:“謹于言,而慎于行”。人生說大也大,說小也小。一個人,即使志滿天下,胸懷四海,但回過頭來,仍需要在言行舉止上下功夫,只有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上時時檢點,才能保證自己不犯大錯,即便有錯也能及時改過。
所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一個人,想要有所修成,有所做成,必要從細微處著手,將心思放在微處,方能見事理、見真諦,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不可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