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明代大儒王陽明
我的助理辭職了他嫌工作太繁瑣
6年前,我就任營業部總監時,急需一個助理。
剛在內部網掛了招聘信息,產品部的老總就把他的助理推薦給了我,說此人如何如何優秀。
我面了試,那小伙子確實感覺不錯,能說會道,知識面廣,而且貌似很上進。
我當時納悶為啥這么好的人才,人家不留?
但過了一段時間,我終于明白了原因。
那助理的知識確實太“淵博”了,對BAT的戰略規劃如數家珍,對各種創新模式了然于胸......
但要命的是:他卻很難按我的要求處理好任何一件小事。
寫的郵件總是語句不通,詞不達意;
調研開會時,他總是高談闊論,而忘記記錄會議 是他的工作任務之一;
寫年終預算報告,第一頁的數據就錯了,叫他修改后,發現后面的數據還是錯,問他原因,他說我只讓他改了第一頁的數據......
老天爺!后面的數據都來源于前面的推導,前面改了,后面當然也要跟著改!
我說了他,他很不happy,第二天就向我請辭,理由是:
“現在干的工作都是些針頭線腦的小事,覺得沒啥發展機會,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我沒有挽留他,無論我說什么都會成為洗腦的“嫌疑犯”,所以由著他吧......
很多人詢問我在大公司經歷的那些“大事”,都想讓我分享一下做大事的經驗和干貨。
于是我說:其實根本不存在什么大事,也沒什么絕招,你要做的就是把一件件小事做好。
說這句話時,本想包裝下,可覺得還是這樣平鋪最好。
然而,這樣的回答顯然不受年輕人待見。
他們找我要武林秘籍,我卻告訴他們:
“太極只適合健身,不適合打架。”
這當然讓他們失望……
但實際情況即如此:工作就像兩個普通人“打架”,你卻當成高手對決。
當你還在糾結是用“雙峰貫耳”還是“十針手”時,別人一通拳已將你撂倒。
當你真的做成一件所謂的“大事”時,你就會意識到:這簡直是黑屋子里的“群毆”,當你獲勝走出,自己都不到底是哪一招通向了成功。
每一件大事的背后都是無數瑣碎的小事
我在大公司是做成了幾件所謂的大事,可回想起來全是些細微零散的碎片。
做銷售總監時,拿下一個幾千萬的大單。
這背后卻是和產品部門上百次的郵件溝通、對投標文件每個字的拿捏......
在總部搞一個創收項目,為公司帶來近50億的業務收入。
這背后卻是無數個追蹤表格、電話溝通、激勵文案、機構走訪與宣導......
再后來,和世界著名咨詢公司一起為公司做戰略規劃,項目將決定這個金融帝國的未來走向。
這真的是年輕人都向往的大事吧。
可6個月的項目期并沒發生什么大事,有的只是每天23:00定時召開的電話會議、上千個訪談紀要、上百次的方案修改意見、一次又一次內部PK會議......
也許你會以為這與職位有關,級別很高的人是不是就能擺脫繁瑣,閑庭信步?
其實還真不是這樣。
以我的觀察,即使這個金融帝國最高的幾個領導人,也并非向你想的那樣意氣風發、運籌帷幄,他們每天面對小事的數量更是我們幾何倍數。
而他們要做的,也僅僅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能走到最后的人都是往死里磕的“偏執狂”
先拋開多大的成就不談,其實你只需要對待工作投入一點、嚴謹一點,持久一點,足以讓你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一位朋友講過,他收藏一些木器,損壞時經常會找一個師傅來修理。雖然那個師傅報價比市場行情高出一節,但他認準了,從不更換。
那是為什么呢?
原來,他曾有一把黃花梨木椅,不小心碰掉了一個缺口,在別人的介紹下找到這位師傅。
按說補救措施如何完美,都不可能恢復原樣。
但那師傅硬是在一堆廢料里尋找顏色、花紋都相近的材料。
雖然補椅子一個時辰即可,但那師傅找料就找了三天,終于最大程度的還原了椅子本來的面目。
你看,好手藝在于以客為尊的投入態度以及細針密縷的嚴謹作風。
在職場也是如此,最終能走向金字塔頂端的人,有時不是那些看起來文韜武略的人,而是那些往死里嗑的偏執狂。
我曾無意瞥見某位總裁的筆記本,密密麻麻紀錄著每次會議的細節,里面還夾雜著圖形和表格,真的可以和年輕人的手帳媲美;
我也曾和某位總經理去機構調研,兩天走了七八家機構,每家機構的發展情況他都了然于胸,報告中的細小錯誤,也都能馬上指出。
最怕你胸有鴻鵠之志卻手無縛雞之力
拜互聯網所賜,信息太發達了。
那些成功者總是出現在你面前,撩動著你的神經。
某人的公司上市了,身價30億美元。
誰誰的公司B輪融資了,公司市值20億。
好像這世上很多人一夜間逆襲成富豪。
這種效應,讓很多年輕人捧著10塊錢的盒飯,開始琢磨100億的生意。
前兩周,一位年輕的朋友說想辭掉現在的工作去創業,還專門做了一個創業計劃給我看,征求我的意見。
我問他:“現在公司領導對你的工作滿意嗎?”
他猶豫了一下說:好像不是很滿意。
我于是含蓄地說:“再干段時間,自己成熟一點,再創業吧。”
那邊不解地問:怎么才知道自己成熟到可以創業了?
我只能實話告訴他:等你領導對你工作滿意時,你就可以考慮了。
他懵懵無語,中斷了溝通。
又一次,人家想喝雞湯,我卻灌了涼水。
但涼水健身,奉勸所有準備創業的朋友一句話:
千萬不要因為現在的工作做不好,就想去創業,因為那更是九死一生。
創業成功人士我認識的不多。
失敗的人我卻認識一籮筐,想知道他們的共性嗎?
那就是:“胸懷鴻鵠之志,手無縛雞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