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80名創業者齊聚湖畔大學,參加了第五屆招生面試。24位知名企業家與16位湖畔學長組成面試官隊伍,與他們進行了整整一天的高強度對話與碰撞。馬云全天參與,午間,他面向所有候選學員發表了簡短演講。
以下為演講內容:
2018年經濟形勢不好,大家還能活下來、活得不錯,都需要總結和研究,你為什么能活下來?一種可能,你確實能力比較強。還有一種更大的可能,你的災難還沒有開始。做企業,競爭、壓力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不可預測性太多,可能別人倒霉了,你的災難還沒有開始,你得高度小心。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失敗的案例、失敗的教訓,別人怎么失敗,這些事情都可能發生到你頭上,如果沒有發生到你頭上,說明你還不夠大,還不夠成熟。人一輩子絕大數都會生病,只是看你怎么防范。
企業家的靈魂就是企業家精神
創業者進湖畔,最重要的就是反思自己的問題。我在阿里巴巴的辦公室叫“思過崖”,我就不斷地要想問題在哪兒,我們應該怎么解決。前幾天我在上海浙商大會上講過,90%的創業者失敗都在怪宏觀經濟,但實際上90%的人公司做得不好跟宏觀經濟一點關系都沒有,跟自己有關系。今年的經濟形勢不好,未來的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不好是常態。企業家應該是讓這個國家、讓這個社會、讓這個世界走出困境的的主力部隊。企業發展了,就業和稅收提高了,這是我們要花精力去想的事。
成為企業家是非常難的,絕大部分的人只能做一點點小生意,有部分人可以做商人,但真正做企業家是非常之難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思考。過去二十年我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思考,我的學習未必是坐在教室里聽老師上課,除了看書,我見各種各樣的人,去把很多東西想明白,想明白就去做,把它證明、摸索明白。
商者,國之大器,以前孫子兵法講“兵者,國之大器”,但是今天的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主要看企業。企業出問題,成千上萬的家庭就會受影響。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家,而企業家的靈魂就是企業家精神,包括他的理想主義、他的務實、他的使命感、他的價值觀、他的團隊意識、一直到他的戰略、他的戰役、他的戰術能力、他的KPI設置、他對人的關注。
今天的中國尤其需要出色的企業家,單純做商人的時代成為過去,未來的贏者一定是企業家。企業家必須要有家國情懷,必須要考慮組織,必須要考慮員工。一切組織是為使命而活著的,最好的管理就是價值觀與文化的管理。戰略能力是對未來的判斷力,戰役能力就是組織能力,組織能力的本身就要靠文化,而戰術能力是員工的執行力,要靠制度。這些東西希望大家在學習過程中,在湖畔不斷去思考,在同學中去分享和交流。在座的每一個人,你們的企業活著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對社會最大的責任和擔當,活著就要交稅,活著就要為員工創造價值,活著就要為客戶創造價值。
中國需要企業家,需要企業家精神。在困難的時候,只有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才能活下來,才能度過難關。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有很多優秀的企業,有很多具備企業家精神的優秀企業家,來這里就是要學習他們的企業家精神。培養企業家精神需要一個真正具備企業家精神的學校。我們決定建立這所學校是在11年前去不丹的飛機上,一幫民營企業家討論,我們一定要建立一所民營企業家大學,為中國培養民營企業家,讓他們擔當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其實,我在剛開始做企業的時候,也跟很多人一樣,一會兒學美國、一會兒學日本、一會兒學韓國,我現在覺得這些國家的企業有自己強大的宗教和文化為基礎,中國企業如果沒有自己的根基是走不出來的。所以這些年來,我對儒釋道極其感興趣。道家思想無為而治充滿著對領導力的理解,走不同的路,吻合規律,但是出奇制勝,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儒家思想當中對管理體系的思考是做企業可以借鑒的,企業做得越大的時候,就越需要靠佛家的心學來平衡自己。如果你有慈善為懷的心態,你做事情自然不會一池一城、一利一得,會慢慢調整。儒釋道對做企業非常有利,希望大家平時多學習學習。但是我們學儒釋道,也需要理解西方的整個體系。我可能是在國外跑得最多的中國企業家之一,跟歐洲企業家、美國企業家、政治家、藝術家交流最多的中國人之一,我覺得他們的東西也是博大精深。所以,永遠學習,這是我們辦這所企業家大學的期望。
我們需要做什么?
湖畔不是來教大家怎么賺錢的,而是教大家如何創造價值。對于在座每一個人,賺錢其實是最容易的事情,但是持久地對社會、對客戶、對員工、對這個企業創造價值是非常難的。有的時候時代給你機會,你為社會創造價值,好好地為社會服務;市場形勢不好的時候,沒有機會,就為自己創造價值。形勢好,就走出去;形勢不好,就好好修煉內功。
我們不教大家如何把企業辦大,而是要教大家如何把企業辦得更長、活得更好。過去是評比世界500強,未來能不能評比世界500好,只有好了才有意義。做強做大不是做企業的真諦,做企業就要做好,做得舒服。每個企業,從第一天開始,創始人的理想、觀念、能力就決定了你能做多大。你要明白你想要什么,別去看到這個市場有2000億美金,其實2000億美金跟你一點關系也沒有,你這輩子覺得賺2個億已經很好了,那你就定2個億,超過3個億的時候你就要小心,要去想想我本來目標是2個億,怎么大到3個億了呢?我得做點好事兒。如果超過30個億的,你就要明白,它已經變異了,你的思想格局有沒有跟上變化?
我希望而且也相信一點,20年以后的評判標準不是你的企業有多大多強,而是你的企業有多好多舒適。你的員工高興嗎,你的客戶高興嗎,你自己做得舒服嗎?湖畔就是希望幫大家活下去,活好,活得舒服。企業要活開心、活好、活長,創始人就必須要活開心、活好、活長。
我們也不是教大家怎么成功,而是教大家看看別人是怎么失敗的,你也有可能怎么失敗。我們經常這樣講,我們不能決定我們生在哪里,但怎么死你是可以做到的,你想死在醫院里,你現在就每天喝酒熬夜,你肯定死在醫院里面。企業也是一樣,你想很悲慘地破產,你就按別人失敗的那個路去走一遍。我們都知道做人跟做企業一樣,做人的時候性格決定命運,性決定命,格決定運。企業的性就是你的價值觀,你的價值觀決定什么樣的人會加入你的公司,什么樣的人會愿意跟你合作。格,就是你的眼光你的胸懷,你的胸懷有多大,招進來的人才就有多少。
成功沒法教,每個人的成功都不一樣。什么叫成功,成就他人,功在后代,這是成功。不要去追求快速成功,不要去想3年、5年,我這些事情就是想要做30年,結果20年我成功了,我太僥幸了,一定要扎實做事去彌補。湖畔經常花大力氣請來老師講講自己失敗的經歷,痛苦的經歷,聽完以后你回家還要自己去看看別人是怎么失敗的,自己去分析,反思一下,我會不會犯,犯了怎么辦。
我們學習失敗不是為了避免失敗,而是一旦出現這些情況,你知道怎么去應對。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在于,碰上災難的時候,有的人馬上就趴在地上哭天喊地,有的人就知道該怎么去面對。學習研究失敗,才有機會學習如何跨越失敗。沒有一個人不會犯錯誤,沒有一個人從戰場上回來沒有傷疤,沒有一個人經商一帆風順,只是看你恢復得多快、反思得多快。記住一點,碰上所有曾經失敗過、犯過錯的人,就要問他一個問題,問題出在哪兒?如果他總是找借口,怪別人,那這種人永遠不要合作,他還會再犯錯的,因為他沒去檢查自己的問題。其實,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