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記得小時候帶米帶菜上學的日子嗎?那時候雖然苦一點,但是我們一樣很快樂,不是嗎?
讀書住校、自己帶米,
帶罐子霉豆腐、霉豆粒、腌菜,
甚至只有一罐剁辣椒,
一份榨菜炒肉都是非常奢侈,
這些對于70后、80后、90初的孩子都不會陌生。
現在回想一下,回味無窮!
那時候,家離學校遠的,就寄讀在學校(基本上沒有家長在學校外面租房陪讀這一說,撐死就是趕集時來捎點吃的)!那時候,好多學校沒有寢室,白天教室上課,晚上教室睡覺。
還記得每周星期天下午上學前,家里給的2塊錢嗎?給5塊10塊的都是土豪家庭,后來上了高中給5塊錢,現如今給孩子們1000塊一個月都嫌少。
其實,之前我們能用上2分錢就很好了。
每周帶的一罐霉豆腐,都不能堅持到周五放學,沒有了就找別人借菜吃,真不知道自己怎么活過來的,現在的人吃好了,反而病更多了。
家境好的帶點錢可以買點菜票
家境不好的就帶一瓶咸菜、蘿卜干、霉豆粒,甚至啥都木有!一般只有周末才回家一次,冬天沒暖氣,夏天沒空調,日子那叫一個苦!當時一般是沒有桌子的,都是端著或蹲著吃飯的


最常見的有“干豆角”、“黃豆”、“咸豆子”、“鹽菜”、“霉豆腐"、“干魚塊”、“洋姜”、“榨菜”都是比較下飯的咸菜,不過現在已經吃不出原來那個味了。
【霉豆腐】這個比較常見,不過天天吃也是受不了的!!!
【蘿卜干】把冬天地里沒吃完的蘿卜切成片或絲曬干。
【鹽菜】用很多油炒的鹽菜不容易壞,可以放更久。
【辣椒醬】想必當年大家當年一定用這個拌飯吃了的。
【咸鴨蛋】這個在那個時候絕對是好東西,少不了被小伙伴們羨慕!那時候一頓都是只吃半個,根本舍不得吃多。哪像現在的孩子不吃到處扔!
吃飯的時候都是互相換著吃!你吃我的!我吃你的!吃的津津有味!
那時候,中午最幸福的事就是輪到值日,可以早點逃離教室,更美的是可以到食堂看飯盒,還記得你逐個檢查飯盒嗎?誰有美味的菜肴都要先吃上幾口。
那時候,最難熬的是冬天要用冷水淘米洗飯盒太陽出來,手上的凍瘡又痛又癢!
那時候日子過得是緊巴巴的,
都是一天一天數著希望快點放周末,
一般都是覺得過了星期三,
那這一周就快了,
然后回到家中,
嘗嘗家里的土雞蛋,加加餐。
那些年我們用過的人民幣



這些錢大家還記得嗎?
那些年,
拿兩塊錢就跟狗撿到骨頭似的,
能高興一整天!
這后面的錢,90初基本都接觸過
小編現在都還記得那些年,
拿五塊錢就跟過年似的,
跑到小賣部可以買好多好吃的玩的,
或者偷偷的藏起來當“私房錢”......
當年我們窮的像孫子,卻快樂的像爺!
回不去了,只能回憶,
同意的轉給當年的同學們看看吧!
小編現在都不能忘記上學時帶的
蒸臘肉 、咸菜、霉豆腐、蘿卜干..
你還記得那些年
你在學校吃的那些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