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黨和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于北京與世長辭。
今天,是毛主席逝世44周年的紀念日。
我們向他深深的鞠一躬,獻上心中的花,獻上心中的曲。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東方紅!
除了作為一名戰略家、革命家而廣為人知,毛澤東的詩詞也是一絕,其詩詞具有雄偉的氣勢和多變的風格。
著名詩人賀敬之稱贊毛澤東的詩詞為:中國悠久詩史上風格絕殊的新形態的詩美。
01
充滿了年輕朝氣的詠志詩
毛澤東所作的詩句大概能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他參與戰爭之前所作的詩詞。此時的毛澤東尚處于年輕的學生時期,他寫的大部分詩都是贈別詩和詠志詩,充滿了年輕的朝氣。
《七古詠蛙》
獨坐池塘如虎踞,
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
哪個蟲兒敢作聲?
此詩作于1910年,此時的毛澤東正在湘鄉縣立東山小學堂學習。
此詩顯露出他血氣方剛的赤子之心,還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
通過對青蛙的描寫,表現了毛澤東挽救國家的迫切渴望。
02
見證中國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革命詩詞
第二個階段是毛澤東加入革命和戰爭時所作的詩詞。
此時的詩詞非常寫實,這些詩有著振奮人心的力量,見證著中國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方明 朗誦《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此詞作于1936年,此時的紅軍正準備東渡黃河對日軍作戰。
紅軍挺進到清澗縣高杰村的袁家溝一帶時,部隊在這里休整,這首《沁園春·雪》就是寫于休整期間的一場大雪。
全篇用詞非常的雄健和大氣,包括“千里”“萬里”,“欲與天公試比高”;設喻用典,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難比今朝。
這首傲視古今的詞作,振奮人心,道出了毛澤東的壯志。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此詩寫于1949年,全面內戰已經進入尾聲,國民黨軍隊全面潰敗。
4月23日,占領南京,毛澤東作下此詩。詩的首聯和頷聯寫實,描繪了百萬雄師渡江解放南京的雄偉場面,和解放南京后的勝利喜悅。
隨后的兩聯抒情言志,堅定了將革命斗爭進行到底的決心。
全詩表現了人民解放軍徹底打垮國民黨的信心和決心,以此詩當作是紀念南京解放的紀念碑在合適不過了。
03
富有生活氣息的詩詞
第三個階段是毛澤東戰后的詩詞。
此時的毛澤東,寫作詩詞更加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題材也從戰爭革命變成了身邊的生活。大事小情只要詩興到了,都會作詩一首。
《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這首詞作于1956年6月,此時的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都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毛主席在武漢期間,三次暢游長江,抒發豪情,寫下《水調歌頭·游泳》一詩。
詞的開頭,非常樸實,交代了作者從長沙來到了武昌。隨后大氣的詞句將我們帶到了長江邊,體會到毛澤東“閑庭信步”的寬馀之樂。
隨后借用一句:“逝者如斯夫”將這一份寬馀帶上了歷史的縱深感。
下闋一起,主要就是展現國家的宏圖偉志,陣陣急進,風帆在江面吹動,龜蛇二山在靜觀,而升起的寵圖就在目前。
大橋已飛越長江,南北天塹也變為一片坦途。祖國江山把玩于掌股之間,改天換地輕而易舉。
就算是幫助大禹治水的神女還健在,也會為此時世界的改變而驚嘆不已。
毛主席,偉大的毛主席!
他是革命家,是戰士,是詩人,是領袖。
他帶領中華兒女,推翻三座大山,當家做主!
他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屹立于世界東方!
不曾忘,他講得最震撼的一句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不曾忘,他講得最樸實的一句話:為人民服務!
不曾忘,他講得最感恩的一句話:人民萬歲!
毛主席的詩詞,大氣磅礴,至情至性,讓人讀罷熱血翻騰,心潮澎湃!
在那段風雨如晦的年代,他創建了一個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他建設了一個先進的黨:中國共產黨!
他締造了一支人民的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
他創立了一個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
這一切,改變了中國近代歷史發展方向,實現了中國由弱到強、由衰而盛的偉大轉折!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今天,我們緬懷毛澤東,既要懷念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也不能忘記他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你最喜歡毛主席的哪首詩詞呢?
是: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還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是: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還是: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還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