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文化
換個角度看一看日本
換個角度看一看日本
2017-05-31 亞洲新聞周刊深圳文化傳播公司
一、換個角度看一看日本
日本國土只有中國的1/25,人口密度卻是中國的2.45倍,但是中國人現在所有的夢想,日本人幾十年前就實現了:法制國家、廉潔政府;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等世界一流大獎;174個國家免簽;世界一流大學;世界第一的良好治安;食品安全;環境優美無污染;醫療健康世界第一;老人長壽世界第一;連續多年高中畢業生的就業率是100%;人均產值是中國的30多倍。有媒體稱,日本475名議員的平均資產,折合人民幣177萬元。 首相安倍算是個有錢人,可資產也不過折合人民幣510萬。 177萬,在北京夠買50平米房子不?還有35個議員是零資產,窮得叮當響。自己都富不起來,還怎么帶領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學習日本——建立一整套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后現代化文明制度。
最新聯合國公布的全球國民素質道德水平調查及排名,中國連續幾十年排名世界第160位以后或者倒數第二,而日本國民素質連續30多年排名世界第一。 中國與日本國民之間的素質差距約為50-80年,其中中國小學教育與日本的差距是50年,中等教育差距70年,高等教育差距90年。
紐約,世界經濟之都,人口1800萬,GDP26000億美元,“市領導”卻只有6人——市長1名,副市長3名,議長1名,副議長一名;
東京,人口1300萬,GDP11000億美元,“市領導”7人——市長1名,副市長1名;議長1名,副議長等“市領導”4名;
中國鐵嶺市,人口300萬,GDP46億美元,人口是東京的五分之一、紐約的六分之一, GDP是東京的0.1、紐約的0.18,“市領導”卻有41名:市委書記1名,副書記4名,常委11名,市長1名、副市長9名、市長助理3名,人大主任1名,副主任7名,政協主席1名,副主席8名。就是這個市政府,還有20名處級副秘書長,平均每個市長配備了兩個秘書長!
當然,中國的改革派們也在積極尋求突圍。過去的24個月里,中國把美國曾奏效的救世良方挨個兒體驗了一遍:1.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刺激需求;2.馬歇爾計劃的一帶一路;3.克林頓的互聯網加萬眾創 新;4.弗里德曼的貨幣供給理論;5.里根的供給側改革,外加熔斷制;6.最后又回到咱們熟悉的房地產拉動經濟上,不過這次不帶院子了。
為什么這些在美國行之有效的濟世良方挪用到中國卻全部失靈了呢?答案很簡單:任何經濟制度的改革,國強必須建立在民富的基礎之上——任何與此相違背的經濟改革都注定會限于瓶頸,淪為無窮無盡的折騰并最終走向失敗。
日本國土只有中國的1/25,人口密度卻是中國的2.45倍,但是中國人現在所有的夢想,日本人幾十年前就實現了:法制國家、廉潔政府;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等世界一流大獎;174個國家免簽;世界一流大學;世界第一的良好治安;食品安全;環境優美無污染;醫療健康世界第一;老人長壽世界第一;連續多年高中畢業生的就業率是100%;人均產值是中國的30多倍。有媒體稱,日本475名議員的平均資產,折合人民幣177萬元。 首相安倍算是個有錢人,可資產也不過折合人民幣510萬。 177萬,在北京夠買50平米房子不?還有35個議員是零資產,窮得叮當響。自己都富不起來,還怎么帶領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學習日本——建立一整套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后現代化文明制度。
最新聯合國公布的全球國民素質道德水平調查及排名,中國連續幾十年排名世界第160位以后或者倒數第二,而日本國民素質連續30多年排名世界第一。 中國與日本國民之間的素質差距約為50-80年,其中中國小學教育與日本的差距是50年,中等教育差距70年,高等教育差距90年。
紐約,世界經濟之都,人口1800萬,GDP26000億美元,“市領導”卻只有6人——市長1名,副市長3名,議長1名,副議長一名;
東京,人口1300萬,GDP11000億美元,“市領導”7人——市長1名,副市長1名;議長1名,副議長等“市領導”4名;
中國鐵嶺市,人口300萬,GDP46億美元,人口是東京的五分之一、紐約的六分之一, GDP是東京的0.1、紐約的0.18,“市領導”卻有41名:市委書記1名,副書記4名,常委11名,市長1名、副市長9名、市長助理3名,人大主任1名,副主任7名,政協主席1名,副主席8名。就是這個市政府,還有20名處級副秘書長,平均每個市長配備了兩個秘書長!
當然,中國的改革派們也在積極尋求突圍。過去的24個月里,中國把美國曾奏效的救世良方挨個兒體驗了一遍:1.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刺激需求;2.馬歇爾計劃的一帶一路;3.克林頓的互聯網加萬眾創 新;4.弗里德曼的貨幣供給理論;5.里根的供給側改革,外加熔斷制;6.最后又回到咱們熟悉的房地產拉動經濟上,不過這次不帶院子了。
為什么這些在美國行之有效的濟世良方挪用到中國卻全部失靈了呢?答案很簡單:任何經濟制度的改革,國強必須建立在民富的基礎之上——任何與此相違背的經濟改革都注定會限于瓶頸,淪為無窮無盡的折騰并最終走向失敗。
二、過去二十年真的是日本逝去的二十年嗎?
在體制內專家看來,日本經濟在過去二十年陷于嚴重衰退,崩潰在即。其實,在他們的眼中,除了中俄這對孤獨的戰略合作伙伴外,美日德印誰不是崩盤在即呢?。
然而,過去二十年,是日本成功實現經濟軟著陸的二十年,是日本完成經濟轉型、產業升級、苦練內功的二十年。
二十年前,日本房地產的泡沫破滅,情形和今天的中國有些類似。那么日本人又是如何成功轉移泡沫危機的呢?由于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做后盾,日本人所采取的是與俄羅斯完全不同的兩種策略。
如果一個國家的房價暴漲,理論上最終可以把全世界都買下來,但這顯然是荒謬的。貨幣超發導致房價暴漲后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日本模式,房價跌回去;另一種是俄羅斯模式,房價永遠漲,匯率一直貶。日本模式下,銀行受損,但是貨幣的購買力上升,持有現金可以保值;而俄羅斯模式下,銀行資產無恙,但是貨幣的購買力受損,必須持有抗通脹的實物資產。
中國會選擇哪種模式——是選擇以民為本的日本模式還是選擇以特權貴族為本的俄羅斯模式?中國自1月份以來放出天量信貸,房價再度上漲,意味著俄羅斯模式的概率也在上升。
實話實說,中國之所以選擇俄羅斯模式其實也是一種被逼無奈之舉,這是因為我們的實體經濟長期籠罩在國有企業的陰影之下,缺乏與美日德等國實體經濟相抗衡的升級轉型能力——既然實的咱玩兒不了,當然只能玩兒虛的了。
中國的實體經濟能否借助所謂的互聯網 ,像美日德那樣成功進軍工業4.0,我看有點兒懸。
日本制造了世界第一個三角插頭,第一艘航空母艦,第一張CD、DVD、藍光光盤,第一臺電子計算機Casio,第一只石英手表,第一臺筆記本電腦(東芝T10000,第一臺錄像機,第一臺液晶電視......
我們研制出來世界第一臺神馬?
我們在干嘛?我們在購買俄羅斯的高價氣、高價油,不顧本國國情推動人民幣與那些本幣貶值的國家的廢幣互換——玩兒不了實的,只能繼續玩兒虛的。
2050年,日本的經濟競爭力將成為全球第一。屆時,300萬臺產業機器人24小時工作,就相當于增加了900萬勞動人口,而支付給每臺機器人的“月薪”僅為1.7萬日元。
雖然我們無法研發并大規模應用機器人,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放開二胎,為房地產去庫存做接盤俠,對不對?
據東北亞財經披露,在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中,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中國內地則無一家入圍。而在中國官媒的宣傳中,我們見到的卻是日本“失去的20年”——經濟衰退,創新能力喪失。
美日德之所以牛氣沖天,那是因為他們擁有無與倫比的創新能力與制度;中國之所以牛氣沖天,那是因為我們擁有無與倫比的宣傳能力:居民的平均月工資達到9000元,中國早已經躋身高收入的世界發達國家行列了呀!
上世紀八十年代,歐美著名的日本問題研究專家沃格爾教授出版了一本名為《日本第一》的研究專著,立即在世界引起轟動,成為當年度美國最暢銷書之一。從一般的市民、學者到國會議員、政府官員都爭相閱讀。
哈佛學者沃格爾(EzraF.Vogel,中文名:傅高義)教授在日本社會經濟騰飛的時刻,發表了驚世之作《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
日本的媒體民眾這樣質疑:我們沒有那么好,我們還有很多不足,歐美人為什么不講我們的缺點?歐美人這樣麻痹我們,背后有什么陰謀?
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更大的反響。這個反響,不是對歐美說自己已經達到世界第一的驕傲和自豪,而是引起了一場全民族的警覺和自省。日本影視界和出版界接連推出了一系列的憂患反省之作《日本沉沒》、《日本即將崩潰》《日本的危機》、《日本的挑戰》、《日本的劣勢》等等。
日本到底強大到什么地步?
談起日本,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沒落的發達國家”,或者“經濟停止發展”的印象,可是,日本真的舉步維艱了嗎?
三、日本在創新領域
先來個總體概況:
2015國際權威研究機構《湯森路透》發表了新的一年全球企業創新排名TOP100——湯森路透還是國家知識產權中心,中國科學院的合作伙伴,可見其權威性。
全球創新企業TOP100 :
日本40家
美國35家
法國10家
德國4家
瑞士3家
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美國第一名,2014年之后被日本超越。
從這幾年的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的創新已經發生巨大變化。
日本其實早就拋棄已經淪為低端制造業的家電之類產業,轉變為全力投入BtoB,新材料,人工智能,醫療,生物,新能源,物聯網,機器人,高科技硬件,環境保護,資源再利用等新興領域。
新技術領域,美日兩國瓜分了全球80%……
《Economist》發表2015國家創新質量(InnovationQuality)報告,日本位列世界第三。
創新質量的意思,就是你的創新到底有沒有為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更能體現一個國家的創新實力:
麥肯錫2013發布研究報告,羅列了有望改變生活、商業和全球經濟的12大新興顛覆技術——
未來12大新興技術分別是: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機器人、次世代基因組技術、自動化交通、能源存儲技術、3D打印、次世代材料技術、非常規油氣勘采、資源再利用
對,目前日本就是全力投入上面這十二個方面,而且百分之90已經做到了世界前三。
某些科研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比如大數據云計算,新材料,資源再利用,能源存儲、機器人等。
目前的日本是蓄力期,等到發力期,其技術儲備有機會讓日本在下個100年又領先一步。日本是個務實主義國家,面子什么的都是小事,對于日本韜光養晦才是真諦
先來個總體概況:
2015國際權威研究機構《湯森路透》發表了新的一年全球企業創新排名TOP100——湯森路透還是國家知識產權中心,中國科學院的合作伙伴,可見其權威性。
全球創新企業TOP100 :
日本40家
美國35家
法國10家
德國4家
瑞士3家
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美國第一名,2014年之后被日本超越。
從這幾年的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的創新已經發生巨大變化。
日本其實早就拋棄已經淪為低端制造業的家電之類產業,轉變為全力投入BtoB,新材料,人工智能,醫療,生物,新能源,物聯網,機器人,高科技硬件,環境保護,資源再利用等新興領域。
新技術領域,美日兩國瓜分了全球80%……
《Economist》發表2015國家創新質量(InnovationQuality)報告,日本位列世界第三。
創新質量的意思,就是你的創新到底有沒有為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更能體現一個國家的創新實力:
麥肯錫2013發布研究報告,羅列了有望改變生活、商業和全球經濟的12大新興顛覆技術——
未來12大新興技術分別是: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機器人、次世代基因組技術、自動化交通、能源存儲技術、3D打印、次世代材料技術、非常規油氣勘采、資源再利用
對,目前日本就是全力投入上面這十二個方面,而且百分之90已經做到了世界前三。
某些科研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比如大數據云計算,新材料,資源再利用,能源存儲、機器人等。
目前的日本是蓄力期,等到發力期,其技術儲備有機會讓日本在下個100年又領先一步。日本是個務實主義國家,面子什么的都是小事,對于日本韜光養晦才是真諦
四、日本在技術領域
在技術研發方面,日本有4個指標名列世界前茅:
一是研發經費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
二是由企業主導的研發經費占總研發經費的比例世界第一;
三是日本核心科技專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四是日本的專利授權率竟然高達80%,可見其專利申請的質量。
經濟不只是單純地建造工廠。
在未來計算機領域,量子計算機是當今世界一大研究課題。而量子計算機的多項基礎技術源于日本,D-Wave量子計算機是由當時在日本NEC研究所任職的蔡兆申和中村泰信,于1999年在全世界率先實現的。
而它的基礎是源于日本東京工業大學西森秀稔和門脅正史教授提倡的“量子退火”理論。
今后,能和日本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展開激烈競爭的只有一個國家,美國。
美,日,歐盟,這個順序不是隨便叫的。
在技術研發方面,日本有4個指標名列世界前茅:
一是研發經費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
二是由企業主導的研發經費占總研發經費的比例世界第一;
三是日本核心科技專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四是日本的專利授權率竟然高達80%,可見其專利申請的質量。
經濟不只是單純地建造工廠。
在未來計算機領域,量子計算機是當今世界一大研究課題。而量子計算機的多項基礎技術源于日本,D-Wave量子計算機是由當時在日本NEC研究所任職的蔡兆申和中村泰信,于1999年在全世界率先實現的。
而它的基礎是源于日本東京工業大學西森秀稔和門脅正史教授提倡的“量子退火”理論。
今后,能和日本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展開激烈競爭的只有一個國家,美國。
美,日,歐盟,這個順序不是隨便叫的。
五、你看不見的日本創新能力
看到有人說日本創新缺失,你看不到,只是因為別人玩得更隱晦了。
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比如三星,intel,蘋果,高通等等,如果沒有日本的高精度設備,配件,解決方案,這些公司至少倒退10年。
這幾年不管是VLSIResearch,英特爾最佳供應商里的SCQI和PQS都是日系刷榜(8家SCQI6家日系,18家PQS11家日系,連iphone里1000多項核心部件就有一半以上來自日本)。
日本有11家企業獲得英特爾PQS獎。
全球任何企業要獲得英特爾PQS獎,都需要在成本及質量方面獲得80%以上的分數,并在改進計劃方面也獲得80%以上的分數才能獲獎。
這個星球上日本的技術已經滲透到全世界的各個方面,各個角落。
這樣的一個資源匱乏的,土地面積稀少,原材料幾乎都要進口的國家為什么能維持GDP世界前三半個多世紀?
想想也知道為什么!
為什么我國要限制稀土出口日本?
因為稀土是許多高科技材料不可缺少的元素——但能玩轉稀土這個點石成金的東西的國家,這個星球上只有2個,美國和日本。
日本這些技術哪來的?
強大的科研能力!
如何看出日本擁有強大科研能力?
看白人搞的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就知道了。
2000年之后一直到2016年,日本每年至少拿一個諾貝爾獎,僅次于美國,位于全球第二。
看到有人說日本創新缺失,你看不到,只是因為別人玩得更隱晦了。
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比如三星,intel,蘋果,高通等等,如果沒有日本的高精度設備,配件,解決方案,這些公司至少倒退10年。
這幾年不管是VLSIResearch,英特爾最佳供應商里的SCQI和PQS都是日系刷榜(8家SCQI6家日系,18家PQS11家日系,連iphone里1000多項核心部件就有一半以上來自日本)。
日本有11家企業獲得英特爾PQS獎。
全球任何企業要獲得英特爾PQS獎,都需要在成本及質量方面獲得80%以上的分數,并在改進計劃方面也獲得80%以上的分數才能獲獎。
這個星球上日本的技術已經滲透到全世界的各個方面,各個角落。
這樣的一個資源匱乏的,土地面積稀少,原材料幾乎都要進口的國家為什么能維持GDP世界前三半個多世紀?
想想也知道為什么!
為什么我國要限制稀土出口日本?
因為稀土是許多高科技材料不可缺少的元素——但能玩轉稀土這個點石成金的東西的國家,這個星球上只有2個,美國和日本。
日本這些技術哪來的?
強大的科研能力!
如何看出日本擁有強大科研能力?
看白人搞的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就知道了。
2000年之后一直到2016年,日本每年至少拿一個諾貝爾獎,僅次于美國,位于全球第二。
六、日本的經濟
日本蟬聯世界最大海外凈資產國,這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說,日本在海外還有一個超級日本。
日本資源匱乏,所以日本必須在海外尋求資源,到目前為止,日本海外的資源面積已經達到本土的10倍——礦山,石油這些基礎原料就是資源面積!
當今世界的產業鏈中高端,幾乎由美,日霸占。日本6大財團,每一個堪比一個小型國家。
日本為了實現戰后經濟擴張的目的,一直堅持長期為企業減稅的政策,鼓勵國內資本輸出。到2015年日本的海外資產已經接近10萬億美元,是國內GDP的兩倍,是中國GDP的80%。
日本女性平均壽命超過89歲,男性平均壽命82歲多,已連續30年保持世界第一。
日本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一般家庭的生活水準和整個社會風氣,都不斷地提高精致生活的級數,在《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的世界最佳生活品質排名表中,日本一直長期居首位。
無論我們要把日本作為競爭對手,還是不共戴天的仇敵,都需要明確的清楚,日本究竟靠什么立國?日本究竟強在哪里?
如果我們依然沉浸在“日本沒落”、“日本衰退”的幻覺中,那么,只會令我們無法看清楚真正的日本。
日本蟬聯世界最大海外凈資產國,這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說,日本在海外還有一個超級日本。
日本資源匱乏,所以日本必須在海外尋求資源,到目前為止,日本海外的資源面積已經達到本土的10倍——礦山,石油這些基礎原料就是資源面積!
當今世界的產業鏈中高端,幾乎由美,日霸占。日本6大財團,每一個堪比一個小型國家。
日本為了實現戰后經濟擴張的目的,一直堅持長期為企業減稅的政策,鼓勵國內資本輸出。到2015年日本的海外資產已經接近10萬億美元,是國內GDP的兩倍,是中國GDP的80%。
日本女性平均壽命超過89歲,男性平均壽命82歲多,已連續30年保持世界第一。
日本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一般家庭的生活水準和整個社會風氣,都不斷地提高精致生活的級數,在《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的世界最佳生活品質排名表中,日本一直長期居首位。
無論我們要把日本作為競爭對手,還是不共戴天的仇敵,都需要明確的清楚,日本究竟靠什么立國?日本究竟強在哪里?
如果我們依然沉浸在“日本沒落”、“日本衰退”的幻覺中,那么,只會令我們無法看清楚真正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