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试看三分钟/麻豆cheapwindows/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小泽玛利亚/91av在线网站

日本經濟文化
日本人,為何還那么幸福?

 1 

這兩天朋友圈刷屏的是日本首相安倍代言的廣告。安倍身著西服帶著領帶,充滿自信且愉悅地宣布:不問收入多少,從10月份開始3~5歲的入園學前教育免費化開始實施。
信息源來看,這是自民黨總部在今年7月4日發布的,當然是為了參議院選戰的需要。但我們的小編們則聰明地將其編輯,給人的感覺好像安倍就是在這幾天剛剛宣布的一樣。不過,想要表達的一個事實卻是實在可信的:日本從10月份開始的學前教育的全免化。這個全免化也包括在日本生活的正常納稅的外國人。 這條消息令我們羨慕當然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我們的家長拼起跑線不就是從幼兒的學前教育開始的嗎?當我們的家長還在為學區房而動足腦筋的時候,我們的近鄰日本則又捷足先登了。在日本免費入托入園這一政策將惠及300萬人。 是日本特別有錢嗎?其實,日本政府也是相當捉襟見肘的。也是在最近,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就2060年為止的換算成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加以預測。預測表明在經濟規模上日本將從目前的世界第3跌至世界第5。
超趕上來的是印度和德國這兩個國家。在本世紀的20年代將被印度超越。在本世紀的40年代將被德國超越。這就表明日本今后的經濟運行,其低增長或負增長將是必然趨勢。
那免費教育的這一筆財源從哪里來呢?原來財源主要來自10月份提高至10%的消費稅。從8%到10%,雖然只增長了兩個百分點,但能帶來5.7萬億日元財源。這將是這筆教育資金的主要來源。 來自于民的稅金用于民,日本國民當然也是樂享其成,無話可說。安倍政權巧妙的在選舉前再次祭出政策亮點,企圖左右選票并用選票來延續政權。可見選票與惠民之間的連動關系,在民主政體下得益的主體,有時還確實是握有選票的國民本身。 但是從這里生出的一個話題則是:除了物質,還有什么能讓國民變得更幸福? 

 2 



都說日本變小了。 記得1970年剛推出市場的SUNNY自家車廣告用語太牛了:“突然間,隔壁的自家車變小了”。但現在呢?滿大街的輕汽車,660CC的排放量,長度在3.4米以下,寬度在1.48米以下,高度不超過2米。
這時的廣告用語要反過來說才是:你看,隔壁的自家車太大了。上世紀80年代,精工手表的雷人廣告用語是:“既然衣服可以天天換,那么手表為什么不能換?”而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是:不是換不換而是要不要的問題。我們現在還需要手表來定格這個無所不在的時間嗎? 出生率一低再低,更使得日本一小再小。今年6月發布的2018年人口增長數據表明為91萬8397人,比2017年又少了2萬7668人。少子化的一個結果必然是老齡化的加劇。
一般認為,65歲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比例7%,則為老齡化社會,如果超過14%,則為超老齡化社會。日本在2018年為28.3%,可謂超超老齡化社會了。現在你去日本的地方城市,能看到年輕女孩為你服務,則是一種花錢都無法買來的奢侈了。
當年周作人說寄宿的年輕下女,令他印象深刻,但今天我們是沒有當年周作人的這份福氣了。讀著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如果你也想去伊豆邂逅像薰子一樣充滿青春的女孩,那你就失望加上當了。
今天的伊豆,溫泉雖然到處有,但為你服務的不再是“像一棵小桐樹似的”青蔥女子。歲月并不遙遠,《伊豆舞女》完成于1926年。100年還不到,但不斷深刻的老齡化,還是很實在的摧毀了人們對青春的幻覺,對邂逅的向往。于是日本人干脆戴上了尤妮佳品牌的“小顏口罩”,玩起《竹取物語》中三寸長的小人來。 說起小,最具話題性的就是今年6月在大阪召開的G20會議,日本人節儉辦會,將樸素主義貫穿會議始終。尤其是在數字經濟問題的討論會上,各國首腦擠在一張折疊式會議桌前,手腳都難以伸開的圖片,引爆話題。對此有人說,日本變得太沒有大格局觀了。但也有人說,日本人的這一樸素主義來自于近代文明系統的本身。 明年,奧運火炬在時隔56年后將再度燃燒于東京。而奧運會所需的5000枚金銀銅獎牌,日本人則用金屬垃圾加以制成。人們在驚訝日本人太摳門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對物的循環再利用思想,是多么的熟爛于心。毫無疑問,這5000枚獎牌掛在運動員的胸前,敘述的則是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里,如何共生與再生的物語。 國家變小了,那就走小國主義道路又何妨?日本學者預測,到2065年,日本人口將從現在的1億多減少至8800萬左右。為此,日本人非常緊張,認為是不得了的“島國沉沒”的大事。但其實放眼歐洲來看,這8800萬人口正好是現在德國的人口規模。靠著1億不到的人口基數,德國不也成了當今世界的一強?現在法國人口是6600多萬,但它每年的觀光客則是8000萬人次。日本連它的一半都不到(計劃明年達到4000萬人次的游客量)。
此外,即便落到只有8000多萬人口,這個數字還是目前荷蘭人口的8倍多,而身為小國的荷蘭,則是世界第二大農業出口國,日本的農業出口額只是荷蘭的3%。這樣來看,所謂小國也完全能做大做強。當年明治維新的元勛們,組合“巖倉使節團”去歐美12國考察,回來的結論不就是建言政府走小國主義的日本之路嗎?
但當時的明治政府沒有將這一建言聽進去,最終走向擴張的大國主義侵略之路。結果當然是慘敗,最終又不得不回到當年“巖倉使節團”的話題上。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近年有日本學者提出明治維新是一場未完成的革命觀點。于是日本學者田中彰寫《小國主義——重新思考日本的近代》,于是濨賀縣立大學名譽教授小貫雅男寫《菜園家族的思想——復活小國主義日本》。 

 

 3 


小的,如何又是幸福的?
 其實,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在網上經常有這樣的話題討論:究竟是中國人有錢還是日本人有錢?確實,這也是相當迷惑我們的一個問題。因為從人均GDP看,2018年排行統計日本是第24位,39306美元。中國是第67位,9608美元。一個是接近4萬美元,一個是1萬美元還不到。邏輯的看前者應該比后者更有錢才是。但感覺是中國人比日本人還有錢。這是為什么? 這里,我想起日本社會經濟學家三浦展的一個概念:第四消費時代。何謂第四消費時代?簡言之,如果說第三消費是名牌志向,那么第四消費則是共享志向。一個物件大家共同用,當然是共享。但共享還有一個含義就是各自做各自力所能及的事,各自拿出各自多余的東西,以便讓有所需要的人利用。從這一意義上說,第四消費的本質就是從金錢到人情,從經濟原理到生活原理。
10年前,日本女性在優衣庫還只會買內衣和襪子之類,絕不會買外套被人說“土”。但10年后的今天,優衣庫成了日本女性的首選。因為服飾不再是個性和有錢的顯現,而是大家趨同生活的一個顯現。日本語中有“喰う”和“吟味”這兩個詞,區別在于饑餓的吃叫“喰う”,享受的吃叫“吟味”。照日本哲學家鷲田清一在今年出版的《持續的生存之術》中的說法,從前是“不吃就死”,現在是“吃了就死”。
我們進入了“吃了就死”的飽食時代,那么你還是每天酒宴不斷嗎?便利店的便當和飯團還沒有進入你的主食首選?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鷲田清一說“喰う”和“吟味”這兩個詞,都不適合當下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們已經沒有餓得要“喰う”,但也沒有心情來“吟味”。 早在2010年,早稻田大學建筑學科畢業的坂口恭平就出版《從零開始的都市型狩獵采集生活》。在書中他提出這么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必須租房或買房?
然后他開始關注都市流浪者,觀察他們是靠什么來打發每天的生活的。有日本學者寫書評說,最早將流浪者在路邊上的“零元住宅空間”加以機能化,先進化和美學化的就是這位建筑藝術家坂口恭平。
而出生于中國的建筑設計家山本理顯在2012年出版《地域社會圈主義》一書。在書中他論述戰后日本誕生的1住戶=1個家庭的居住模式,有其致命的缺陷。這個缺陷就是從“隱私和防衛”的角度,將家庭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硬性地隔離和遮斷,變得老死不相往來。他說這種住宅模式不適應當下日本的生活原理,必須加以改造。為此他強調住宅與社會的關系,住宅與人口結構的關系。 

 4 



問題是日本人幸福嗎?
 在聯合國每年發表的《全球幸福度報告書》中,2018年的日本在156個國家中位居第58名。相比2017年又下跌了4個名次,成歷史最低排位。聯合國的幸福度評比有6個標準:人均GDP,社會支援,健康壽命,人生選擇的自由度,社會寬容度和社會清廉度。日本在健康壽命方面居第2位,人均GDP居第24位,社會清廉度也很靠前,但在人生選擇的自由度(64位)和社會寬容度(92位)兩方面拖了幸福度的后腿。 156個國家中占58位。這個數據表明日本人還談不上幸福。但談不上幸福的日本人似乎也不缺乏來自于日常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可謂之小確幸。
何謂小確幸?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在今年8月份公布世界最安全城市排名,日本東京居榜首,大阪第3。這里的“安全”不僅是指城市治安的個人安全,還包括數字(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安全和醫療保健安全。提及醫療保健安全,日前很熱的一條新聞是日本發明了治愈白血病的藥。
其實這是有誤的。正確的表述應該是日本引進了一種對治療白血病有效的kymriah(キムリア)注射藥,由于價格昂貴,患者難以負擔,政府便決定納入醫保。這也就是說患者只要支付30%的醫藥費就可以使用該藥。雖然30%也很貴,但對患者而言,已經是一種溢于言表的小確幸了。 奈良人氣雜貨店的經營者兼作家石村由起子,在前幾年就寫有《發現了小確幸》套彩圖案書。她說我們難以發現的小確幸,其實就藏在某物的下面,就藏在誰的后面,就藏在每天的日常中。小確幸是什么?
小確幸就是奈良的漂白巾,就是吉野杉筷子,就是還堅持用筆寫信寫賀年卡,就是每天使用漆椀,土鍋和木柄勺。當然小確幸還是好心情的打開來自友人的禮品,哪怕是一塊小小的方巾,哪怕是一套小小的玻璃器皿;小確幸還是游走各地,買上一大堆當地土特產的瞬間。當然,小確幸有時還是打開冰凍啤酒喝上的第一口,摸摸口袋還有兩個硬幣的愜意感。 川口俊和的《趁咖啡還未冷》小說的發行已經突破100萬冊,去年又被東寶拍成電影。故事述說的就是不愁吃穿的后現代人,企圖追求精神上的一種小確幸:人能回到過去嗎?如果能,那么你最想回到生命中的哪一天?
而獲得第155回芥川獎的《便利店人間》,作者村田沙耶香追問的一個問題則是:何謂普通?小說主人公在便利店一干就是18年。在這小小的空間,時間是怎樣拉扯住每個今天,而每個今天又是如何還原成每個具體的實在:便當,飯團,咖啡,電子煙,礦泉水,充電器,周刊文春,灌裝啤酒,生理用品,還有客人醉酒后的胡言亂語,還有小偷順手牽羊被發現后的下跪。
曾經的直木獎得主伊藤愛子,在93歲的時候出版《90歲,可喜可嘉》也竟然賣出120萬冊。93歲寫90歲,93歲寫何謂衰老,93歲寫何謂死亡。那么有誰來寫93歲?有誰來寫93歲的衰老和死亡?那只能有100歲的人來寫。
日本媒體說這是“心聲炸裂”的好作品。書中有片段這樣寫道:“上完廁所想要沖水,但找不到像把手一樣的東西,看到拉繩以為是把手,便用力一拉,震耳欲聾的警報響起,原來那繩子是緊急呼叫用的警報裝置。”確實是生活中的搞笑。但在搞笑中又直射出日本人的健康壽命確實又很高。
據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最近公布的數據表明,日本老人在生活中無需護理的健康壽命的理想值平均為81.50歲。而世衛組織在2016年公布的數值是74.81歲,日本人高出平均數值6.69歲。在人生100年的今天,還有比這更小確幸的事嗎? 

 5 

 
所以,盡管這個國家固然有它的種種問題,富裕程度也非常有限,電影《小偷家族》已把這個有限拷貝于世間。但有限性本身不是罪過,它是一切存在物的構成要素。
于是,當我們看到這個國家失業率總是在創新低,當我們看到這個國家交通死亡事故總是在創新低,當我們看到這個國家旅游人數和留學人數總是在創新高,當我們看到這個國家的工薪階層僅用10年工資就可以在東京買新房,當我們看到這個國家百年企業竟然超過25000家,當我們看到這個國家還有天皇為國民的安泰祝福祈禱,當我們看到這個國家的律師召開人權大會,要求政府在奧運年廢除死刑制度,我們似乎有所明白,在我們看到的一切可能性的世界中,日本或許是最好之一。
 這就解答了本文的設問: 小的,如何又是幸福的? 除了物質,還有什么能讓國民變得更幸福? 
上一個: 日本男人穿鞋有何講究?
下一個: 日本安田工業:不追求最大的企業規模,只追求最高的機床精度
廣州華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西環路1165~1185號置業大廈5樓
聯系人:Ms Ma 手機:18665670715 電話:020-84788115 郵箱:cycyccy@vip.sina.com 備案號:粵ICP備16036371號-2 瀏覽量:1508270
粵ICP備16036371號-2
免責聲明
制造基地-工場電子商務-亞馬遜日本采購交流論壇智能保姆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