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族企業為何敢讓女婿接班?
文/新浪財經日本站站長 蔡成平 特約記者 韓聞婧
日本企業界流傳著“企業壽命為30年”,而日本四大辦公家具巨頭之一的伊藤喜(ITOKI)公司迎來了創業125周年。縱觀這125年的基業傳承,會發現伊藤喜公司與其他日本家族企業一樣,在選擇接班人時并不拘泥于血緣關系。

日本企業界流傳著“企業壽命為30年”,而日本四大辦公家具巨頭之一的伊藤喜(ITOKI)公司迎來了創業125周年。縱觀這125年的基業傳承,會發現伊藤喜公司與其他日本家族企業一樣,在選擇接班人時并不拘泥于血緣關系。在迄今為止的8代接班人中,4位系伊藤家族直系成員,2位是女婿接班,還有2位則是職業經理人。
我與伊藤喜公司的第8代傳人,董事長山田匡通先生的相識是在2013年12月,此后我曾安排多批中國企業家去拜訪伊藤喜公司,并與其交流經營、傳承心得。去年7月,我邀請他一起赴中歐商學院參加論壇演講,他的國際化思維讓很多人頗感驚訝。或許,來自辦公家具這樣傳統的行業、且年近75歲的日本企業家,就應該是一副呆板、保守的樣子,而不是像他那樣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侃侃而談。
但如果了解了山田匡通的職業履歷,便絲毫不會驚訝。他早年在哈佛大學拿到MBA學位,以至于在參加中歐的論壇時,他還不禁憶青春般的感懷道:“這里的教室布置,和我早年在哈佛讀書時的場景,幾乎一模一樣。”
作為日本知名家族企業女婿接班的典型,山田匡通對企業傳承有何心得呢?帶著這些疑問,筆者走進伊藤喜總部,與山田匡通展開了以下對談。
新浪財經:伊藤喜公司創業之初的業務是做家具嗎?
山田:不是,主要是代理銷售發明品。明治維新后,市面上出現了很多新的商品,公司創業者伊藤喜十郎非常重視新的專利產品,當時有很多發明人的想法獨樹一幟,但沒有銷售渠道。在上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匯集了很多來自日本全國的專利產品,伊藤喜十郎最初的業務便是代理銷售這些專利產品。
據我所知,包括萬年筆、訂書機等都是伊藤喜十郎命名的,這些目前都已經是專有名詞。直到1908年左右,伊騰喜十郎才開始傾向家具領域,開始銷售保險箱等商品。
最初,可以說是創業維艱。當時,伊騰喜十郎還很年輕,只有30歲左右,期間失敗了很多次,苦苦撐了15年左右才開始有所好轉。伊藤喜十郎的一生,都極具開拓精神、對新事物傾注大量精力,這也是他留給我們的不得不繼承的創業精神。
新浪財經:中國的很多企業,即使本業不是房產,但在房地產鼎盛時會涉足這些獲利頗豐的領域,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是否也有很多日本公司有過類似經驗,當時的伊藤喜是如何抉擇的呢?
山田:伊藤喜沒有涉足過過房產領域,當然為了公司的發展有購買過房產,但目的不是為了通過房產買賣獲益。公司為了生存會不斷革新,但這些創新大部分會界定在圍繞著主業進行創新,房地產與我們的主業沒太大關聯,一開始就不是我們考慮的事業領域。

新浪財經:但面對暴利,作為經營者如何抵擋得住利益的誘惑?
山田:我在接掌伊藤喜之前,是一名銀行家,我明白有些企業經營者要逐利的想法,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考慮公司存在的意義和目的是什么。這個見仁見智,但公司的存在本身需要讓公司內部及外部的人都能happy才行,不能讓周圍人Happy的企業是無法生存的。
當然,為了讓更多的人因為這家公司的存在而happy,會涉及到公司必須確保良好的收益,需要不斷地在設備、產品研發及人才方面進行投入,這些都需要公司能持續良好地贏利才行。但歸根結底,追求高收益并非目的,而是手段。
新浪財經:在歐美的觀念中,如果談到公司的存在意義時,往往涉及到公司是誰的,其答案往往是“股東”。但在日本的思維模式中,確實幾乎見不到企業家在回答公司是誰的這個問題時的答案是“股東”。
山田:我年輕的時候在美國留學過,確實在美國的商學院教育中,非常強調股東、股價等因素。從法律的角度講,公司是股東所有的,但那說到底只是形式意義上的,并非公司的實際狀態。
尤其是拿日本的公司而言,公司往往是員工職業人生的全部,日本的公司也會每年都舉辦一次股東大會,但實際的狀態公司是經營者和員工的,更進一步講,公司是社會的公器,也就是說,對公共有多大的貢獻和意義,決定了一家公司存在的價值。
新浪財經:但如果涉及到家族企業,針對“企業是誰的”這一問題的回答,恐怕會顯得有些不同,很多家族企業都傾向于家族成員接班,找不到合適人選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外部職業經理人。
山田:就日本的情況而言,既有三得利那樣沒有上市的巨頭家族企業,也有規模很小的家族企業,伊藤喜公司本身也算是家族企業。家族企業確實存在為了家族而經營之處,但這樣的想法等公司到了一定規模后就難以維系了。
家族企業在從第一代向第二代交班的時候,往往會首選自己的兒子,但到了第三代以后,公司規模逐漸擴大,再找到資質很好的家族成員接班就會變得困難。企業要想基業長青,就需要盡快地意識轉換,甚至需要從第一代起就要確立一些基本的理念和規矩。
比如,本田汽車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便有意不讓兒子接班,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本田汽車恐怕不會壯大成長起來;豐田汽車也是一樣,并不拘泥于家族接班,現任董事長豐田章男是我的好朋友,雖然他是家族成員,但他能接任更多地是因為他具備卓越的領導才能。
新浪財經:日本的家族企業,往往家族所占股份極低,比如豐田家族持有的豐田汽車的股份非常少,但這絲毫不影響家族對公司擁有很大的影響力。日本的家族如何做到持股極低卻影響極大?
山田:這其實很簡單,那是因為創業家族成員的舉止言行受人尊敬,這種尊敬源自創業家族為公司做出的貢獻成就、以及對員工的持續關心。比如,豐田汽車的員工會很尊敬豐田家族,豐田家族對豐田汽車的發展無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家族自身不持有過高的股份,反而是會讓員工更加敬重這樣的無私,日本公司的領導和影響力不一定取決于職位和權勢,而是取決于權威、威信。
新浪財經:您認為優秀的經營者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資質?
山田:首先必須要有夢想,以及不斷實現夢想的努力。還需要看清長遠的夢想和短期收益的平衡。如果自己不能同時具備這兩方面的話,那就需要找一位很好的搭檔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比如,本田汽車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就是一個喜歡豪語、敢于夢想的人,而他尋找的搭檔藤澤武夫,則是一位可以看清周邊、善于財務會計的實務家。
此外,在做決策的時候,必須要有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需要站在為了公司、而非為了個人的角度,尤其是主要決策時,更需要能存大義舍小我。
新浪財經:您是以伊藤家族女婿的身份接班的,而您本人則也是出身名門望族,您從小接受了怎樣的家庭教育?
山田:對我影響較大的是禪,禪可以說影響了我一生。“禪”本來是伴隨著印度佛教傳入中國,達摩祖師傳譯到了中國,我們所接受的“禪”則是來自中國,我有很多關于禪的書,傳授禪給我的老師也大多是中國人。也因此,我本人一直很憧憬、敬服過去的中國。
在禪的世界里,每一個個體都不是對立的,任何個體的存在都是建立在整體性基礎之上的,恰如人的手指,每根都是獨立的,但建立在整體之上。對于人類來說,生命的價值意義也并非存在于個體上面,而是存在于一種完整的體系中。
禪與利他是相通的,必須本著利他不利己的原則力所能及的去幫他人才行,如果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求回報,本身已有了不純的目的,反而達不到目標。不求富貴于身、但求造福社會,自然會福報圍繞。這樣的教育,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遺憾的是,中國文化中的這些偉大的理念和傳統,似乎在中國正逐漸消失掉了。

新浪財經:您的父親是日本的一代禪學大師,在您選擇踏入商界時,他有反對過嗎?
山田:我的父親終生修禪,但事實上他也是一位商人。年輕的時候,他曾被發派到所謂的“滿洲國”、也就是現在的長春工作,戰敗后回到日本開始了一段極為艱辛的歷程。
父親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僧侶,他曾就職于化學公司,并做到公司常務董事。母親則接手從事醫院的經營,這家醫院(東京顯微鏡院)如今也已經有120多年的歷史了,目前生前擔任醫院的理事長,她也不是真正的僧侶。事實上,父親經常說,經商后反而更為深感禪修的重要。因此,我在修禪后進入商界,父母都是支持的。
新浪財經:您曾一直從事銀行、金融等工作,且做得相當不錯,是什么樣的機緣讓您選擇進入伊藤喜接班的呢?
山田:對,我的前半生一直從事銀行業,出任三菱證券董事長后不久,伊藤喜公司方面就來人和我商量“來伊藤喜工作吧”。我的妻子是創業者伊藤喜十郎的曾孫女,當時的伊藤喜經營上遇到了一些問題,有多位高管都來找我,希望我能前去工作。
但當時的伊藤喜有董事長、總裁,我貿然去接班恐怕難以被接受,因此有些考慮和猶豫,后來伊藤家族的人都來找我,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我決定放棄銀行家的職業生涯,來到了伊藤喜。
新浪財經:伊藤喜今年將迎來創業125周年,您認為實現百年基業的秘訣是什么?
山田:公司歷經百年變遷,的確經歷了風雨滄桑、命運也是起伏跌撞。在這樣的歷史長河中,很多公司、包括伊藤喜的競爭對手很多都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伊藤喜之所以能夠存活下來,理由恐怕在于客戶對伊藤喜的愛、以及公司員工對伊藤喜的愛。
我接觸過很多公司,可以說擁有“愛社精神”、心存“I Love ITOKI”之念的員工比例,伊藤喜是最高的。對于顧客,我們也是一直堅持伊騰喜十郎的精神傳統,與追求高收益、利潤最大化相比,我們更在乎的是如何為顧客創造價值、感恩回報顧客。
當然,企業在實現了百年基業之后,需要謹防陷入麻痹狀態,如果滿足于一直以來的平穩收益,很容易讓公司失去活力,所以我一直強調,公司一定要不斷開發新產品、激發新創意,否則就會出現衰退風險。
超越百年的企業,對于社會上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如若非也,是一定不會繼續存在的。就像蘋果手機,我也用蘋果手機,即使很不甘心也還是想擁有。當我去銀座店買蘋果手機的時候,為了確認是否是本人,要求出示確認資料,又特意回家取了資料。我就是這么的想要,因為它讓我有期待。劣勢的一面便是若有所疏忽,沒有不斷努力開辟新的產品和市場的時候,是要擔當很大風險的。在很長的經營歷史中,若認為只要一直都有平緩的利益就可以這種想法對于企業發展上,會有失去企業活力的風險。因此我一直強調,一定要持續不斷的去開發新產品。
山田:這是經營者永遠都面臨的難題。今年4月份,我新任命了平井擔任公司總裁,這是一個反復斟酌思考的結果,這個過程也很艱難。這主要是因為在培養新一代接班問題上,我們沒有進行系統的教育,所以能擔當重任的人非常少。今后在培養接班人的制度上,必須有源源不斷的經營者人才涌現才行。
經營者與普通職員的水準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伴隨著公司海外業務的推進,伊藤喜今后可能要打破公司內部培養、晉升的模式,從外部直接引入職業經理人,對公司而言,沒有比找到合適的人來運營更重要的了。
(本文作者介紹:新浪財經日本站站長,畢業于湖南湘潭大學,著有《柳井正與優衣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