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11月29日發布的《對日投資報告2018》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外國對日直接投資存量連續4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而在這其中,亞洲國家(地區)對日直接投資存量增至2000年的10倍。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上半年,中國對日直接投資流量同比驟增327.8%。
【1】
對日直接投資存量連續4年刷新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年底,外國對日直接投資存量達到28.55萬億日元(約合2526億美元),相比2016年年底增加3227億日元(增幅1.1%),已連續4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占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5.2%,與上年持平。
根據日本財務省公布的報告,截止2017年年底,導致外國對日直接投資存量增減的因素包括:(1)2017年以國際收支為基礎的對日直接投資額同比增加2.12萬億日元;(2)匯率市場的變動(導致對日投資額減少110億日元);(3)基于股票以及債券價格波動、國際收支統計以及對外資產負債交易統計之間的不同所作出的調整(減少1.8萬億日元)。
【2】
歐洲對日投資占比近一半制造業占比超七成
從各地區對日直接投資的情況來看,存量最大的歐洲達到14.09萬億日元(約合1247億美元),占同期外國對日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比重達到49.4%。歐洲對日投資中制造業占比最高(71.8%),其中運輸機械、電氣機械和化工醫藥領域合計占比達到63.3%。從國別來看,荷蘭對日本電氣機械領域的投資存量占比達到80%,法國對日本運輸機械領域的投資存量占比也達到70%以上。
【3】
美國仍是日本最大投資來源國
青睞日本非制造業
北美地區對日投資存量同比下降6.1%,逾80%的投資集中在非制造業領域。其中,金融和保險業投資所占比重超過一半。盡管美國對日直接投資存量受2017年美國保險巨頭撤出日本市場的影響而有所下滑,但美國仍然是日本最大的投資來源國。
【4】
亞洲在對日直接投資存量中的“存在感”飆升
截止2017年年底,亞洲對日直接投資存量達到5.30萬億日元(約合469億美元),相比上年增長2.1%,相當于2000年的10.3倍,占對日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比重從8.5%大幅攀升至18.6%。從主要國家的投資來看,新加坡成為亞洲最大的對日直接投資存量保有國(2.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7.4%。接下來依次是中國香港(9602億日元、下降13.9%),中國臺灣(6743億日元、下降11.8%),韓國(4582億日元、增長14.1%),中國(2866億日元、增長51.4%)。從亞洲對日直接投資的行業分布來看,金融保險業(36.1%)、服務業(9.0%)等非制造業所占比重較高(合計84.9%)。此外,2018年上半年,從外國對日投資流量來看,中國對日投資流量同比驟增327.8%,主要是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均勝電子收購日本高田公司貢獻最大(1750億日元、約合15.88億美元)。
不只是日本,亞洲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中的“存在感”在不斷提升。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UNCATD)公布的數據,亞洲11個主要國家(地區)(中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韓國、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和印度)的2017年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已達到2000年的9.2倍,占全球的比重從7.8%大幅攀升至17.3%。可以說,亞洲已成為引領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增長的“引擎”,而且今后還將不斷擴大。
在JETRO針對在日海外企業的調查中,超過70%的企業將日本視為“高利潤”市場;約70%的企業表示將繼續擴大在日本的投資和就業,而大多數繼續擴大在日本投資的企業對并購日本企業表示出興趣。此外,約70%的受訪企業表示將與日本企業和大學合作推進“開放式創新”,而作為合作伙伴,海外企業對于日本“中小企業”的興趣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