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住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日本人好像一年到頭都在送禮。以個體為例,由小到大,像出生、七五三(是指日本孩子在三歲(男女)、五歲(男孩)、七歲(女孩)舉行的祝賀儀式)、入學(xué)、成人、就職、結(jié)婚,喬遷、患病,直至死亡等等都需要送禮。此外,還有群體性質(zhì)的如中元、圣誕、歲暮(是指元旦前孝敬長輩以及感謝對自己有過關(guān)照的人)等等更是需要送禮。
若較真兒起來,現(xiàn)代日本人每年從一月到十二月,差不多月月都有禮要送。禮送多了,時間久了,自然也就形成了各種送禮的習(xí)俗、規(guī)矩乃至禁忌等,而且針對具體的送禮理由、對象,還形成了諸多在禮品包裝、用語、儀態(tài)、時機等方面約定俗成的一些規(guī)范,這一切相疊加,漸漸的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日本的送禮文化”,日本人自稱為“贈答文化”。
早在遠古的農(nóng)耕社會時期,日本就已經(jīng)有了把豐收的農(nóng)作物或采摘的山產(chǎn)品互相贈送分食的行為。日本禮儀專家認(rèn)為:早在遠古時期,日本人就已經(jīng)確立了“贈答”乃為雙向的關(guān)系,這就是日本贈答文化的起源。到了平安時代,由中國傳來的“唐物”,如香料、染料等,成為了貴族間的贈答用品;幕府時期,“唐物”贈答品又升級到了茶葉、綢緞、書畫藝術(shù)品等高級品物。室町幕府時期,政所執(zhí)事大佬伊勢貞親寫出了《伊勢貞親教訓(xùn)》,其中在禮儀部分明確指出:接受禮物后需要向?qū)Ψ交囟Y。據(jù)說他關(guān)于禮儀的言論,對后世贈答文化的確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說明日本的“贈答”行為在那時就已高大上起來,漸漸開始有了文化的影子。江戶后期至明治時代,贈答作為禮儀的一種,開始普及向庶民階層,直至當(dāng)代,形成了目前這種繁瑣、講究的贈答文化。 日本人之所以稱自己的“送禮文化”為“贈答文化”,是因為日本人重視送禮的雙向交流形式。我們說“送禮文化”,是重視一個“送”字,一些場合是不需要回禮尤其是當(dāng)場回禮的,比如婚禮、喪事等。這在西方亦然,雖然西方人參加婚禮時有些地區(qū)會有新人為來賓準(zhǔn)備“回禮禮品單”,而來賓有需要回禮的,則在禮品單上圈定想要的商品,然后簽上名字,新郎新娘則在日后把來賓圈定的商品寄送過去,而非現(xiàn)場回禮。日本則不然,像婚禮、喪禮這種場合都是需要當(dāng)場回禮的。這就是日本人強調(diào)“贈答文化”之緣由。“贈”即為“送”,“答”則為“回禮”,而在這個由古至今的“贈”與“答”的循環(huán)過程中,就慢慢形成了日本的“贈答文化”。
只有“贈”而無“答”,日本人就不會玩了,這正如當(dāng)年西方的情人節(jié)(2月14日)剛一傳入日本,就讓日本人即興奮又不安的情景一樣。日本男人為情人節(jié)而雀躍,但又為不能馬上回禮給女性而煩惱,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心儀的女性會否給自己買巧克力,就總不能兜里揣著禮物時時等著女性給自己送巧克力以備還禮吧,那萬一沒人給自己買巧克力,不是既浪費了感情又浪費了金錢么。直到日本商家琢磨出了給女性回禮的“白色情人節(jié)”(3月14日),才讓日本男性出了一口長氣,可以大庇天下“男士”俱歡顏了。日本人自豪的強調(diào),獨一無二的“白色情人節(jié)”是日本的獨創(chuàng),其實,那不過是商家為了商業(yè)利益,利用日本人苦于無法解決情人節(jié)有“贈”無“答”的尷尬所創(chuàng)的生財之道罷了。
贈答分形式,禮品有講究
日本人送禮送到今天,大致已經(jīng)形成了三種贈答形式。一是個人之間的贈答往來,如生孩子、結(jié)婚等。再一個則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贈答形式,如中元、過年、入學(xué)、喬遷等。第三種則為公司行為的贈答形式,如商家為了宣傳產(chǎn)品,向顧客贈送新產(chǎn)品的樣品或紀(jì)念品等。此類行為,表象上可以說就是“送禮”,無須回禮的,但卻也可以說是期待潛在回禮的一種形式。因為收到樣品的客人試用后覺得效果好,興許就開始長期購買該產(chǎn)品了,那這個回禮可就讓商家賺大了。而像前陣子電視臺報道的那位被刷了40萬日元的歐吉桑,就屬于商家促銷贈答范疇。7-11便利店為吸引顧客下載他們推出的掃碼支付APP,推出了只要下載該軟件,就可免費領(lǐng)取一個飯團的活動。那位歐吉桑就為了占這一個飯團的便宜才下載了這個軟件。但下載后卻被盜用狂刷了40萬日元,這個“回禮”可就太大了。而且令便利店郁悶的是,他們并沒有收到一毛錢的回禮,還要倒賠給歐吉桑40萬日元,卻是情何以堪。
贈答有禁忌,送禮看時機
日本人送禮的規(guī)矩、禁忌即多又繁瑣,一不留神兒就會出大錯。像冠婚葬祭這類贈答,按日本人的習(xí)慣,基本都是以現(xiàn)金的形式進行的。這里面的說道也有很多。比如像封包(裝錢的信封)上的水引(指用來捆扎封包的花紙繩)。一般喜事用紅白或者金銀色,喪事則用黑白、藍白色,而且根據(jù)用途不同紙繩的結(jié)法兒也完全不同。封包里的紙幣同樣依照用途的不同,折法和紙幣頭像的朝向也都有著嚴(yán)格的規(guī)定,比如出席喪禮用的紙幣,就要把紙幣頭像折起來還要把紙幣的正面反過來朝向封包的背面。而一旦出錯,就是非常失禮的事情了。
葬儀袋
而如上面所舉的看望病人的例子,看似小事兒,其實也有很多避諱的,比如病人剛?cè)朐夯蛘邉傋鐾晔中g(shù),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態(tài)都在不安定狀態(tài),因此,日本人一般會選擇在病人入院一周左右去看望病人。如果是買花去,還要注意不能買菊花和彼岸花之類的花兒,因為菊花是喪事裝飾用花,彼岸花雖美,但卻是花開在彼岸奈何橋畔的象征陰間的花兒。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TEXT-ALIGN: justify; PADDING-BOTTOM: 0px; LINE-HEIGHT: 1.75em; WIDOWS: 2; TEXT-TRANSFORM: none;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FONT-STYLE: normal; TEXT-INDENT: 0px;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LETTER-SPACING: 0px; COLOR: rgb(51,51,51); FONT-SIZE: 17px; FONT-WEIGHT: normal; WORD-SPACING: 0px; PADDING-TOP: 0px;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xhtml:section 1999 www.w3.org> xhtml:section 1999 www.w3.org>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TEXT-ALIGN: justify; PADDING-BOTTOM: 0px; LINE-HEIGHT: 1.75em; WIDOWS: 2; TEXT-TRANSFORM: none;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FONT-STYLE: normal; TEXT-INDENT: 0px;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LETTER-SPACING: 0px; COLOR: rgb(51,51,51); FONT-SIZE: 17px; FONT-WEIGHT: normal; WORD-SPACING: 0px; PADDING-TOP: 0px;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xhtml:section 1999 www.w3.org> xhtml:section 1999 www.w3.org>
贈答無所求,心中“絆”常在
與我們禮下于人必有所求不同,日本人在禮下于人時,并不一定是一定有所求的,他們更多的是在意一種心情、心意的傳達。當(dāng)然,我們也有禮下于人并無所求的時候,但那基本上只是限定于實實在在的親友之間才可能發(fā)生的事兒。而日本人卻是對所有人一視同仁,有所求無所求都會表示一下心意,哪怕是一塊點心,一條手帕,他們在意的是與對方產(chǎn)生一種精神上的共感,或共同感受分享某種成功的喜悅,或感受對方對自己懷有的謝意和請繼續(xù)多多關(guān)照的一種期冀心情……不過,這樣做也涉嫌只是重視形式上的東西,就如中元、歲暮給父母及長輩送禮,現(xiàn)在的日本年輕人更多的已是把這看作一種形式上的東西,而對其中蘊含著的對先祖、父母親人的傳代之情養(yǎng)育之恩卻是忘記了,或者說壓根兒就不知道為啥要這樣做。
贈答要花錢,智慧解尷尬
最后再聊聊在日本送禮的額度問題。以參加婚禮為例,以奇數(shù)為標(biāo)準(zhǔn)。一般來說,參加婚禮因為要出席宴席,還要領(lǐng)受新郎新娘準(zhǔn)備的“回禮”,因此,通常以一個人3萬日元的隨禮為標(biāo)準(zhǔn),如果是夫妻一起去,則以5萬日元為好。而新郎新娘給來賓的回禮則以3000日元到5000日元不等的點心或日用品禮品盒為主。而慶祝喬遷之喜或者祝賀升學(xué)則以1萬日元為正常。至于自己搬家給左鄰右舍送禮,那是一方面因為要認(rèn)識一下四鄰,而空手冒昧登門又涉嫌失禮,故以搬家會產(chǎn)生聲響驚擾四鄰為由,拿上一條毛巾或一塊香皂之類的上門拜訪、認(rèn)識一下。這也是出于日本人自古而來的智慧結(jié)晶,因為他們自古就傳下來了“三軒兩鄰”的搬家送禮范圍,即對面三家,左右兩鄰可也。這是指“一戶建”的情況下,而如果是公寓,那通常就是上下左右鄰居即可,大方一點的一個樓梯口的所有住戶一家一條毛巾就足以讓日本人“要老恐怖”(歡喜)了。
記得筆者在搬家時就曾被日本人整懵圈過。那是筆者第一次搬家后,小區(qū)互助協(xié)會的會長帶著一箱24個裝的罐裝咖啡登門拜訪來了。謂曰:“這是小區(qū)所有人的心意。”筆者當(dāng)時就懵圈了,經(jīng)搬家前調(diào)查,本小區(qū)共有約500住戶,如果要家家回禮,哪怕是一家一罐咖啡,就是500罐,換算成日元,那就是差不多6萬,這讓初來乍到的筆者心里是相當(dāng)?shù)牡钟|。這時,就看出日本人精于贈答行為的妙處了。經(jīng)一條毛巾賄賂,對門的日本人主婦熱情地告訴我:你要一家還禮一罐咖啡那就赤字了,最好是買一兩盒點心放到小區(qū)集會所里,表明兄弟初次下海兩眼漆黑,請多多關(guān)照就萬事大吉了。聽人勸真省錢,果然,照此辦理一次就過,點贊。 也曾經(jīng)和公司同僚一起去日本人同事家做客,記得她家當(dāng)時準(zhǔn)備的是日式清水涮鍋,簡單、熱火。咱是中國人呀,吃了人家的覺得嘴短,就在家準(zhǔn)備了豐盛的一桌大餐,結(jié)果請我們吃飯的日本人來我家吃過后,一直惴惴,常曰:那樣的大餐,真的承受不起呀。買菜、制作、餐后收拾,要花多少時間呀,真是過意不去。看得出,她確實過意不去,所以一直到現(xiàn)在,也總覺得欠我什么似的,關(guān)系發(fā)展到怪怪的。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TEXT-ALIGN: justify; PADDING-BOTTOM: 0px; LINE-HEIGHT: 1.75em; WIDOWS: 2; TEXT-TRANSFORM: none;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FONT-STYLE: normal; TEXT-INDENT: 0px;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LETTER-SPACING: 0px; COLOR: rgb(51,51,51); FONT-SIZE: 17px; FONT-WEIGHT: normal; WORD-SPACING: 0px; PADDING-TOP: 0px;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xhtml:section 1999 www.w3.org>所以說,千萬不要輕易給日本人送重禮,這會讓他們寢食難安的,生怕你有什么目的。好一點的,把東西退給你,關(guān)系在表面上維持外甥打燈籠格局,差一點的,自此與你疏遠,見你像見如蛇草繩,避之。 xhtml:section 1999 www.w3.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