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碼照相機出現時,膠卷公司死了。
當智能手機普及時,照相機公司也快死了。
佳能是日本最大的照相機制造企業,曾經為榮,如今也走到的十字路口。
2020年,時運不轉,佳能鬧出了3件事:
其一,2019年度決算報告出臺,營業額比上一年減少了9.1%,為3萬5933億日元(約2376億元人民幣),純利潤大幅減少了50.5%,僅為1251億日元(約83億元人民幣),結果是“減收減益”,而且減幅巨大。
其二,佳能精心制造的第2顆低軌衛星,被美國的火箭弄到半空,炸了。對于佳能來說,傾心打造的宇宙新產業,澆了一盆大冷水。
其三,佳能公司社長真榮田雅社長(67歲)在5月1日宣布辭職,理由是“身體不好”。而接替社長位子的人,居然是84歲的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臨陣換將,老帥只好親自出馬,御手洗先生是第三次擔任佳能社長。
有過一個笑話,說中國游客到日本,導游對他們說,“御手洗”在日本是“廁所”的意思。于是一圈游玩下來,一群游客終于在一戶人家門口找到了“御手洗”的名牌,于是大家排起了長隊,嚇得房屋的主人趕緊打電話報警。
有一次,在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的新年會上,我遇到御手洗先生,問起這個姓的由來。他說,其實“御手洗”不是廁所,而是去神社寺院參拜時,參拜者洗手清口的地方。
御手洗先生出生于1935年,大分縣人。從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后,進入了叔叔御手洗毅(婦產科醫生)創立的佳能公司。當佳能拓展美國市場后,御手洗先生被派到美國工作,在美國長住23年,一直當到佳能美國公司社長。
1995年,當時擔任佳能公司社長的御手洗肇(創始人御手洗毅的大兒子)突然去世,御手洗先生被急招回國,出任了佳能公司的新社長,那一年,他60歲。
這是御手洗先生第一次擔任佳能公司社長,在11年的任期中,他專注于數碼相機和復印機、打印機事業,使得佳能的營業額大幅提升了1.5倍,利潤額更是大幅提升了2.6倍,成為了一家世界知名的大企業。
2006年,御手洗先生出任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這個組織是日本上市公司的俱樂部,號稱“日本經濟內閣”,御手洗先生積極推進日本企業與中國的投資合作,年年帶領日本企業代表團訪問北京。
御手洗先生第二次擔任社長,是在2012年,他退任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之后,時年77歲,他依然每天早晨4時起床,7時到公司,8時召集公司董事們開例行早會。這一期間,佳能收購了東芝的醫療設備事業,開始向醫療產業邁進。2016年,御手洗先生退任會長一職,請同為九州地區出身的真栄田雅接任社長。
而這一次,是御手洗先生第三次出任社長,84歲。
佳能遇到了什么樣的困境,需要御手洗先生如此高齡,還要親臨經營第一線指揮?
佳能遇到了三大困難:
第一,照相機事業低迷。
遭受智能手機的侵蝕,買照相機的人越來越少。前幾年,還能看到公司老板們扛著佳能大炮到肯尼亞拍獅子追長頸鹿,現在看到的,多是從口袋里掏出手機,隨便照一張存念。2019年,佳能數碼相機的銷售量比2018年大減了39%。
第二,復印機與打印機失去成長力。
隨著電子化和無紙化辦公方式的推進,人們發現復印機和打印機的使用頻率越來越低。幾年前,日本人家里都還覺得沒有一臺打印機不方便,現在很少有人這么想。照片都存在手機里,很少有人打印出來掛在墻上。
第三,佳能這幾年通過兼并收購傾心打造的醫療設備事業和宇宙空間事業,雖已開花,還沒結果,后勁待發,尚需時間。
5年前,御手洗先生曾經提出一個目標,就是年銷售額要達到5萬億日元,但是,現在還只有3.6萬億日元,受新冠病毒影響,2020年度估計還要縮減。
御手洗先生很喜歡說一句話:“這世界10年一變”。但是,如今這世道,其實是5年一變,而且變化之快,讓大企業們連轉身的時間都沒有。
佳能真的走到了十字路口,看到左右的希望,但是,真的不知道該往那條路上走更快更成功?
這幾年,佳能在積極尋求鳳凰涅槃,實施了一系列的事業重組。
發展的戰略與思路很明確,總共重組為四大板塊:
第一是,光學產業。主要是照相機、攝像機、工業用檢測儀器、監視監控設備和照相關聯設備制造。
第二是,印刷產業。主要是復印機、打印機、工業印刷設備制造。
第三是,醫療產業。主要是CT、核磁共振(MRI)等設備制造。
第四是,產業機器。主要是有機EL蒸鍍顯示裝置等的制造。
除了醫療產業之外,其余三個產業都是佳能的傳統產業,只是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并超越時代的發展速度,作出前瞻性的研發和制造。
而醫療產業,對于佳能來說,是新興產業。東芝的CT、核磁共振(MRI)等醫療設備的研發和制造,水平是世界一流。2016年,當東芝遇到經營困難時,最終將這一塊“肥肉”賣給了佳能。而佳能利用自己高超的照相技術,提升CT、核磁共振(MRI)的攝像、成像品質。
譬如佳能CT,它的最新AI技術,能夠讓新冠病毒在肺部的感染狀況,用彩色精細顯示。譬如腦出血患者的出血狀況和血流動向,使用佳能CT的AI技術,都能夠在圖像上用彩色顯示,為搶救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療建議。
如今,佳能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醫療設備制造商,未來的醫療事業的營業額,將占據佳能整個集團30%以上的份額。
而對于御手洗先生來說,讓“佳能衛星”成為世界分辨率最清晰最精準的低軌衛星,是他的夢想。2017年,佳能第一顆衛星發射升空,已經拍了2萬5000張高清照片,每一張傳回來的照片的清晰度都超過美國最先進的間諜衛星。佳能把照相與成像技術用到了極致,即將于今年秋季發射的第三顆衛星,即使在夜間,也能夠把航行中的船舶、山溝溝里的建筑物拍得一清二楚。
2019年,單是賣照片的收入,就達到了891億日元,佳能公司計劃在2020年,宇宙產業的營業額要達到1000億日元(約66億元人民幣)。佳能火箭發射場正在和歌山縣建設中,預計2021年投入使用。
宇宙產業雖然不能成為整個集團事業的主角,但是,毫無疑問,會成為佳能最值得驕傲的新興產業。
而佳能目前還在努力的一塊內容,參與世界物聯網的打造。利用自己的照相成像技術與AI技術,構建從管理、運輸、分流等一體化的物品與人流的監控跟蹤分辨系統。
佳能滿懷希望!
但是,舊的事業起色不多,新的事業還沒撐起江山,佳能正處于“青黃不接”的痛苦中。而這一個痛苦的最大痛點,不是重建佳能帝國的時間,而是經營者的后繼無人